附子理中丸是温中散寒、温补阳气的常用中成药。如果阳虚时间短,出现脾阳虚的症状,比如腹痛、泄泻、畏寒肢冷等,用一段时间能明显改善。但如果脾阳亏虚超过两年,附子理中丸的效果就不理想了。
这是因为阳虚日久会导致津液气化失常,脾阴逐渐亏损。如果在脾阳虚症状基础上,又出现口干咽干、五心烦热、午后潮热、失眠多梦等阴虚症状,舌质淡红少津,这时可以在附子理中丸基础上加入酸甘化阴的药,比如搭配阴虚胃痛颗粒,来阴阳同补,中成药联用需遵循‘药力不冲突、性味不偏亢’原则,附子理中丸与阴虚胃痛颗粒一温一凉,需间隔服用,避免药性相抵。所以二者建议间隔 1-2 小时服用,阴虚症状缓解后可逐渐减少胃痛颗粒用量。
若阳虚超过五年,进入“久虚”阶段,会连累肾阳,导致肾阳根基动摇,虚阳上越,出现上热下寒的情况。虽然上火、口舌生疮、面赤心烦,但同时伴有下焦虚寒症状,如腰膝酸软、腿脚冰凉、小便清长、夜尿频繁等。这时需要在温中补虚的基础上引火归元,让肾阳回归,可以考虑搭配潜阳封髓丹,此药含黄柏苦寒,建议饭后服用,若出现腹泻需减半剂量或暂停
还有一种情况,脾主运化水液,脾阳不足时间长了会影响水液代谢,导致水液停聚、滋生痰湿,痰湿又反过来困遏脾阳。这时人容易四肢困重、乏力、恶心呕吐、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,大便黏腻不成型且易粘马桶。建议先用二陈丸健脾化痰,等痰湿清理得差不多了,再用附子理中丸温中补阳。
但需要注意的是附子理中丸需购买正规药企产品,虽然制附子经炮制后毒性降低,但仍不可长期大剂量服用;阴虚胃痛颗粒含石斛,脾虚便溏者慎用;潜阳封髓丹中黄柏可能与降压药产生协同作用,低血压者需监测血压;二陈丸含半夏,孕妇及哺乳期女性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
总之,阳虚的调理要根据具体情况,不能一概而论。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大家,但涉及到用药,还是要先咨询专业医生,别盲目乱用。
大牛时代配资-股票配资学习-十倍配资炒股-炒股配资平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